近日,《人民日报》对王珞丹进行了深度专访,这才让大家有机会了解她这些年背后的真实故事。她如今的状态,正如白百何曾经说的那句话——曾被无数次拿来对比的两个人,终究在时光的洪流中,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活成了自己的模样。
初识王珞丹
王珞丹的名字最早在2007年的《奋斗》中传遍了大街小巷,她所饰演的米莱,那个热情四溢、勇敢追爱的北京女孩,成了许多人心中的青春记忆。尽管当时王珞丹的肤色偏深,然而她的美貌依然让人难以忽视,这也使她与平凡的女孩们产生了某种距离感,仿佛她就是身边的朋友,甚至可以是你我身边的某个形象。
《奋斗》是王珞丹的首次主演作品,她凭借米莱这一角色的执着和青春气息打动了无数观众,迅速获得了金鹰奖与飞天奖的双重提名,这一突破让她的演艺之路逐渐展开。
紧接着,她又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饰演了钱小样,成功塑造了“80后奋斗代言人”的形象。那时的她,可谓是事业巅峰,圈内圈外的赞誉不断,甚至与刘亦菲、杨幂、黄圣依并列被评为“四小花旦”。
跨越难关,迎接挑战
2011年,王珞丹凭借职场女性角色的《杜拉拉升职记》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崭新的职场女性形象让她的演技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她也因此获得了白玉兰奖提名。然而,原本大家以为她会在这个角色上迎来更大的发展时,却意外被白百何的崛起给打破了这一美好预期。
那一年,白百何凭借电视剧《失恋33天》走红,这部小制作的电影也创下了3.5亿的票房,并一举拿下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而此时,她与王珞丹的长相气质被广泛拿来比较,媒体和观众甚至称两人像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对王珞丹来说,这样的对比压力巨大。
在“四小花旦”中,尽管黄圣依也曾被拿来和刘亦菲做比较,但两人气质有所差异,因此观众对她们的讨论较少。但王珞丹不幸地成为了白百何的对比对象。此时白百何的资源也非常丰厚,她凭借电视剧《浮沉》再度获得了白玉兰奖项。对王珞丹来说,这些无形的压力不言而喻。
爱情与人生的不同选择
王珞丹和白百何,不仅在事业上经历了不同的轨迹,在感情生活上也走向了各自不同的风景。至今未婚的王珞丹,即使母亲多次催婚,依然坚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她宁愿追寻内心的声音,选择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白百何则经历了两段婚姻,才终于找到了生活的平衡与真谛,如今,她身上多了几分宁静与从容。
她们的生活轨迹各自不同,性格也有着天壤之别。那些曾经把她们捆绑在一起的评价,或许只是浮躁的炒作,甚至是“脸盲症”的产物?不过,没关系。科学研究显示,脸盲症通常在34岁后会逐渐“治愈”,希望那些“脸盲”的人能够尽早恢复吧!
破除束缚,拓展新天地
当“异父异母亲姐妹”的话题在网络上热议时,王珞丹正悄然努力扩展自己的戏路,努力拉开与白百何的距离。白百何的《肿瘤君》和《捉妖记》成为了高票房佳作,她能够扛起票房,演绎轻喜剧,深受观众喜爱。然而此时的王珞丹选择主动避开同质化的角色,走上了与众不同的路径。
2014年,王珞丹在古装剧《卫子夫》中饰演了宫廷中的卫子夫。她穿着繁复的汉服,深刻演绎了卫子夫在宫廷风云中的隐忍与智慧。许多观众都惊讶于她与古装的契合程度,甚至认为她的演技足以让人忽略她的外貌,专注于角色本身的深度与魅力。
此后,王珞丹的角色选择愈发多元化。她出演了女性主义电视剧《北辙南辕》,在其中,她饰演的尤珊珊不仅干练果敢,还带着一份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理智;在《两个人的世界》中,她挑战了知青李文嘉的角色;在军旅剧《海天雄鹰》中,她剪去长发,穿上军装,展现了英姿飒爽的硬朗气质。
尽管这些年她接拍的作品数量有所减少,但每一部作品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她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更看重角色的深度与挑战,而非盲目追求数量。她希望通过每个角色来证明自己的实力,逐步走向演员的巅峰。
综艺新尝试,展现真实自我
除了影视作品,王珞丹也开始涉足综艺节目,并在其中展现了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参加《最强大脑》时,她的智慧与综艺感得到了广泛认可,节目组甚至特邀她担任下一季的脑力见证官。在亲子类综艺《是妈妈是女儿》中,王珞丹与素人妈妈们的互动,让观众感受到了她亲和力十足的一面。
她在自己的节奏中前行,近日被邀请参加《浪姐》,她毫不避讳地表示,自己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展现真实的自我,同时提升曝光度。渴望流量并不丢人,她始终坚持通过努力与真诚获得观众的认可,而非依赖不当手段。
面对主持人曹颖关于“将她与白百何对比”的提问,王珞丹毫不犹豫地打断了她的发问,并直言不讳地回应。尽管她被指责为缺乏情商,但她的直率和自信却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王珞丹。
在节目中担任队长的她,照顾并协调队员们的曲目和舞蹈强度,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女主。
总结
其实,王珞丹一直是一个内心细腻、敏感的人,尽管经历了事业的起伏与风雨,但如今已经41岁的她,依然充满青春与活力。正如她在《人民日报》专访中所说:“勇于试错,路上的风景一定是最美的。”
她的人生轨迹与白百何不同,但正如白百何当年所说:“人难道不是要做自己吗?”王珞丹无疑是这句话的践行者。她从未活在他人的影子下,而是通过一个个扎实的角色和真实的自我,证明了优秀的演员可以有多种模样。
当年关于“王不见王”的传言,如今看来不过是娱乐圈的过度解读罢了。她们不过是因为相似的外貌和年纪进入了同一个行业。事实证明,这个世界容得下一个周瑜,也容得下一个诸葛。她们各自乘着自己的梦想之船,在海上航行,相互之间不过是恰好同行。她们的光芒,各自闪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