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轮冷空气的影响下,13日至15日吉林省大部不仅大幅降温,还伴随着大范围降水和降雪,多地气温创入冬以来新低。14日长春夜间气温-20℃,打破今年入冬以来最低气温记录。
很多市民在微博上热议:感觉今年气温不正常,到今天最低气温才零下20摄氏度,往年最冷的时候都要零下30摄氏度左右。
对此,中国吉林网记者选取了吉林省5市进行历史最低气温及时间统计:
从几年的数据来看,吉林省冬季最低温度基本在-30℃左右,时间集中在每年12月22日冬至前后。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回归线,北极地区为极夜,因此北半球接受阳光面积最小,全国气温在这时候达到最低点,所以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还算正常。然而今年的气温约比前几年高了10℃左右,这才让许多市民感觉今年入冬以来气温异常。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吉林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专门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气象专家杨学祥教授。
为什么今年冬天比往年暖和?
杨教授表示,百姓所说的“冷、暖冬”,主要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影响的。
相对于厄尔尼诺现象来说,人们对于拉尼娜知之甚少。据了解,拉尼娜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拉尼娜常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今年冬季变暖一共有两个因素,一是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变暖非常显著;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大振幅,形成了赤道和两极最强烈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冷,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暖;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小振幅,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微弱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暖,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冷。”杨教授告诉记者。
月亮赤纬角
杨教授介绍道:我国1998年之所以成为最热的年份,主要也是因为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而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导致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今年冬季变暖的第二个因素是2016年9月22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导致南太平洋环流减弱,秘鲁寒流减弱,拉尼娜强度减弱,所以全球变暖将会非常显著。”
中国吉林网记者从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16年11月25日援引法新社报道中得知,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丹麦气象研究所每小时追踪一次北极圈天气变化。气候研究员斯滕德尔表示,北极冰盖上方日前几天的气温是温暖的摄氏零度,比往年11月中的典型气温高出整整摄氏20度,这是1979年卫星数据时代来临至今,记录到的最高气温。
事实上,2014年和2015年全球气温已连续两年创最新记录,而2016年的气温也高于常年,连续的气温升高导致今年初冬明显变暖,在北极也出现创纪录高温。而对于今年能否创造新的高温记录将在年底揭晓。
为什么今年冬季降温幅度与往年同时段相比差距较大?
以本次吉林省降温举例,2016年12月的潮汐组合导致暖空气活动较强以及12月13日超级月亮的影响,冷空气活动较弱,这不利于北极冷涡形成,不利于拉尼娜发展,却有利于雾霾的发生,所以才导致了本次降温幅度小、雾霾严重的情况,杨教授如是说。
2016年12月13日超级月亮
本次的冷空气什么时候会离开东北?
杨教授说:有研究表明,气温冷暖变化一般具有两周的循环周期,降温后变暖将更为强烈。我省在16日左右将会迅速回温。
针对降温人们该如何预防?
杨教授表示:在2015-2016年全球发生了极强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即将发生弱拉尼娜事件,极端冷暖事件交替发生时气温忽冷忽热,暴雪和雾霾随时可能交替发生。所以我们大众应该懂得基本的气象知识,经常关注气象变化,时时关注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物,预防流感疾病。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文 李煦/摄
责任编辑: 张杰蔷